https://text.egwwritings.org/read/14492.236
《第10章 旷野的人声》
一、详细大纲
(一)约翰的诞生与使命预备
- 约翰的身世与神圣应许
- 父母背景:父亲撒迦利亚是祭司,母亲以利莎白,二人在上帝面前为义人,生活静穆圣洁,盼弥赛亚降临。
- 天使宣告:天使加百列向撒迦利亚显现,应许其妻子将生一子,取名约翰,将行在主前预备道路,使许多以色列人回转归向主,有以利亚的心志能力。
- 撒迦利亚的不信与惩罚:因质疑天使的话,被加百列使哑,直到应许应验,以此显明信靠上帝的重要性。
- 约翰的出生与印证
- 出生与命名:约翰按应许出生,撒迦利亚在其出生后舌头舒展,称颂上帝,周围人惧怕且将此事传开,使人关注弥赛亚降临。
- 撒迦利亚的预言:被圣灵充满,预言约翰将称为至高者的先知,预备主的道路,使百姓因罪得赦知救恩,上帝的怜悯如晨光照亮黑暗中的人。
(二)约翰的成长与旷野生活
- 成长与使命意识
- 成长过程:渐渐长大,心灵强健,住在旷野直到向以色列人显明,从母腹被圣灵充满,不饮酒,在主面前为大。
- 使命认知:父母常向其讲述天使的话,使其自幼知晓并接受神圣委托,明白自身要将人们引向对上帝律法的认识和对义的需求。
- 旷野生活的意义
- 环境选择:未接受拉比学校训练,上帝呼召其到旷野,远离充满怀疑、不信和不洁的社会,避免受罪恶影响而失去对罪的警觉。
- 生活方式:作为拿细耳人,穿骆驼毛衣服、腰束皮带,吃蝗虫野蜜、喝山泉,过简朴节制的生活,以抵制当时放纵的风气,培养自制与圣洁品格。
- 旷野中的学习:在旷野研究大自然及其背后的上帝,默想祈祷,凭圣灵启迪研究世人品性,为工作预备心灵,从自然景象中领悟属灵真理,查考预言书卷中关于弥赛亚的启示。
(三)约翰的传道工作与信息
- 传道的背景与开始
- 时代背景:当时犹太受罗马统治,民众不满罗马暴政,渴望挣脱压迫,社会贪爱钱财、奢华放纵,属灵麻木。
- 传道启动:在全国扰攘中,约翰从旷野传出“天国近了!你们应当悔改”的信息,以严肃有力的声音唤醒众人,其外观与古代先知相似,吸引成群人前往旷野聆听。
- 传道内容与施洗
- 核心信息:宣告弥赛亚降临,劝人悔改,指出自称为上帝选民者已被罪恶玷污,心灵和生活不洁净则与弥赛亚国度无分。
- 施洗意义:在约但河为人施洗,作为从罪恶中得洁净的表号,要求人结出与悔改相称的果子。
- 对特定人群的劝诫:严厉质问前来的文士和法利赛人,斥责其依赖亚伯拉罕后裔身份却无真悔改,指出上帝能从石头中为亚伯拉罕兴起子孙;劝诫众人要分享财物、税吏不行不义、兵丁不可强暴,以实际行动证明悔改。
- 对基督的见证
- 指明基督的超越:宣告自己用水施洗叫人悔改,而在其后要来的基督能力更大,自己不配为祂提鞋,基督要用圣灵与火施洗,洁净人的罪孽。
- 引众归向基督:当民众关注自己时,约翰将众人信心引向即将到来的基督,不将荣耀归于自己。
(四)核心真理与属灵启示
- 信心的重要性:撒迦利亚因不信受罚,对比马利亚的信,显明唯有信靠才能领受上帝应许,获得属灵生命与行义能力。
- 节制与圣洁的必要:约翰的节制生活是对时代放纵之风的责备,显明预备迎见基督需节制食欲情感,约束自我,培养属灵见识。
- 真悔改的表现:非表面仪式,而是结出与悔改相称的果子,如仁慈、诚实、忠义、帮助贫寒等,彰显圣灵改变人心的能力。
- 上帝的主权与应许:上帝能成就人所不能的事,祂的应许可靠,但需人顺服信靠,违背则受刑罚,以色列被外邦奴役即因罪与上帝隔绝。
二、教训
(一)关于信靠上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