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ttps://text.egwwritings.org/read/14605.3
本文以“耶和华的葡萄园”为核心比喻(赛5:1-7),阐述上帝呼召以色列民的神圣使命:作为上帝律法的保管者和真理的见证者,通过彰显上帝的品德使万国蒙福。上帝为以色列预备了迦南地、律法、圣殿等恩典,期望他们结“好葡萄”,但以色列却悖逆上帝,结出“野葡萄”(行暴虐、有冤声),最终遭上帝惩戒。尽管如此,上帝仍应许将来以色列必“扎根发芽,果实充满世界”,并指出现代教会作为“园户”,需承接看守葡萄园的使命,活出真理见证。

蒙召的核心目的:
上帝呼召亚伯拉罕时明确应许:“我必叫你成为大国;我必赐福给你,叫你的名为大;你也要叫别人得福”(创12:2)。以色列作为亚伯拉罕的后裔,被上帝拣选“特作自己的子民”(申7:6),承担为世界维护上帝真理、彰显祂品德的使命,使万国通过他们认识真神(PKX 1.1-3)。
上帝的特殊预备:
上帝以“大力和大能的手”将以色列从埃及为奴之地拯救出来(出32:11),带领他们进入迦南“乐土”,为他们预备:
| 上帝的期望(结“好葡萄”) | 以色列的失败(结“野葡萄”) | 经文依据 |
|---|---|---|
| 活出公义、公平,彰显上帝品德 | 行暴虐、有冤声,背离律法 | 赛5:7 |
| 作真理见证,吸引万民归向神 | 忽视使命,贪得无厌,遭异教徒藐视 | PKX 1.15 |
| 顺服上帝律法,保守圣洁 | 悖逆上帝,杀害先知,重犯罪恶 | PKX 1.16-17 |
上帝曾质问:“我为我葡萄园所作之外,还有什么可作的呢?我指望结好葡萄,怎么倒结了野葡萄呢?”(赛5:3-4),显明以色列的失败并非因上帝缺乏预备,而是因自身悖逆(PKX 1.14-15)。
对失败的惩戒:
上帝因以色列的悖逆“撤去篱笆,使他被吞灭;拆毁墙垣,使他被践踏;命云不降雨在其上”(赛5:5-6),通过收回恩典警戒他们,但始终以慈父心肠忍耐等候悔改(PKX 1.15-16)。
永不改变的应许:
尽管以色列失败,上帝仍应许将来“雅各要扎根,以色列要发芽开花;他们的果实必充满世界”(赛27:6),并宣告“我耶和华是看守葡萄园的;我必时刻浇灌,昼夜看守”(赛27:3),显明祂对选民的爱永不改变(PKX 1.21-22)。
上帝的“葡萄园”象征祂的子民,现代教会作为“园户”,承接了以色列的使命:看守葡萄园,活出真理见证。先知的教训对现代教会仍有价值——需以以色列的失败为警戒,顺服上帝律法,彰显祂的公义与慈爱,使万国因基督的见证归向神(PKX 1.19-20)。
问题:上帝为何称以色列为“耶和华的葡萄园”?这一比喻揭示了以色列的何种使命?
答案:上帝称以色列为“葡萄园”,因祂如同园主般精心预备(刨挖、捡石头、栽上等葡萄树、盖楼、凿压酒池,赛5:1-2),期望他们结“好葡萄”。这一比喻揭示以色列的使命是:作为上帝律法的保管者,彰显真理、公义与上帝的品德,成为世界认识真神的见证,使万国因他们得福(创12:2;赛5:7)。
问题:以色列“结野葡萄”的具体表现是什么?这一失败给我们带来哪些警戒?
答案:“结野葡萄”表现为以色列背离上帝律法,行暴虐、有冤声(赛5:7),忽视见证使命,贪得无厌,甚至逼迫杀害先知(PKX 1.15-17)。警戒我们:上帝的恩典与使命相伴,若悖逆祂的旨意,即使蒙特殊拣选也会失去福分;作为上帝的子民,需以顺服和圣洁回应祂的呼召,避免重蹈以色列的覆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