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ttps://text.egwwritings.org/read/14510.207

教训

  1. 教会合一需主动化解内部矛盾,警惕分裂的诱因

    早期教会中,说希腊话的犹太人与希伯来人因供给寡妇的事产生怨言,这是撒但利用族群差异制造分裂的试探。使徒及时采取措施解决问题,避免了矛盾激化。这启示我们:教会内部的小摩擦若不及时处理,可能演变为大分裂;信徒应放下族群、文化等偏见,以基督的爱彼此包容,主动消除不满的借口。

  2. 合理分工是教会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

    使徒因教会规模扩大,意识到“不能单独负担所有责任”,于是设立七执事管理供给事务,自己则“专心以祈祷传道为事”。这种分工使教会事工效率提升,“上帝的道兴旺起来”。这表明:教会领袖需学会放权,根据恩赐分配责任,让每个人在合适的岗位上发挥作用,而非事必躬亲,否则会阻碍教会的发展。

  3. 教会领袖的选拔需以属灵品质为核心标准

    七执事的选拔标准是“有好名声、被圣灵充满、智慧充足”,这一标准贯穿新旧约:摩西选立的领袖需“敬畏上帝、诚实无妄、恨不义之财”,使徒要求教会领袖“无可指责、好善、公平、圣洁”。这说明:教会领袖的属灵生命(如被圣灵充满、敬畏上帝)比能力、地位更重要,唯有如此才能成为“群羊的榜样”。

  4. 不同恩赐的人需同心协作,彰显基督身体的合一

    教会中存在各种恩赐(使徒、先知、教师、执事等),正如“身子是一个,却有许多肢体”,虽职能不同,却同属基督的身体。七执事虽负责供给,却也能传讲真理,与使徒相辅相成。这提醒我们:不应轻视任何一种恩赐,而要彼此配搭,“步调一致地从事工作”,才能发挥教会的整体力量。

  5. 教会组织的目的是推进福音,而非追求辖制

    使徒设立七执事是为了“让教会的组织得以健全”,更好地服务信徒、传播福音,而非建立权威辖制他人。彼得明确指出,领袖应“牧养上帝的群羊,作群羊的榜样”,而非“辖制教会”。这警示现代教会:组织架构的设立需以“推进福音、服务信徒”为目的,避免官僚化和权力滥用。

大纲

(一)教会内部的矛盾与危机

  1. 矛盾的产生背景
  2. 矛盾的本质与风险

(二)使徒的应对与七执事的设立

  1. 使徒的决策依据
  2. 七执事的选拔标准与职责
  3. 设立后的果效

(三)教会组织的属灵原则与榜样

  1. 旧约中的组织智慧
  2. 新约教会的组织规范

(四)教会组织的目的与见证

  1. 组织的核心目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