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ttps://text.egwwritings.org/read/14605.125
本文聚焦所罗门违命的结果,核心分析其背离上帝的三大根源:自我牺牲精神的丧失(工人因贪婪要求高薪,偏离建造圣幕时的克己精神)、将上帝荣耀归给自己(圣殿被称为“所罗门的殿”,忽视恩赐源头)、商业主义排挤布道精神(利用通商机会谋利,未履行光照列国的使命)。这些行为导致以色列属灵衰落,工人贪婪成风,错失向万民见证上帝的机会。文章以基督的榜样对比,强调克己牺牲、高举上帝、善用救灵机会是上帝悦纳的核心原则。

工人精神的变质:
建造旷野圣幕时,工人“心里受感和甘心乐意”奉献,蒙上帝赐智慧技巧,以无私服务为动机(出25:2;35:30-35)。但所罗门时期,工人(如推罗的户兰)因技能自傲,要求优厚薪金,同工受其影响也贪求高薪,克己精神被贪婪取代,导致“富人压迫穷人,自我牺牲精神几乎完全消失”(PKX 1.123-128)。
对比:圣幕与圣殿工人的精神差异
| 建造对象 | 工人动机 | 核心精神 | 结果 |
|---|---|---|---|
| 旷野圣幕 | 甘心乐意,无私奉献 | 克己服务 | 蒙上帝悦纳,彰显圣洁 |
| 所罗门圣殿 | 贪求高薪,比较待遇 | 自私贪婪 | 属灵毒害蔓延全国 |
背离初心:
所罗门起初声明建殿是“为耶和华以色列上帝的名”(代下6:7),献殿祷告中也恳求外邦人认识上帝的名(王上8:42-43)。但后期因世人称赞而自傲,允许圣殿被称为“所罗门的殿”,将本属上帝的荣耀归给自己(PKX 1.132-140)。
示巴女王访问中的变化:
示巴女王起初因所罗门的智慧和圣殿惊叹,最终称颂“耶和华你的上帝”(王上10:9)。但所罗门后期未持续将荣耀归给上帝,导致世人将恩赐归功于他,而非赐恩的上帝(PKX 1.136-139)。
上帝的原定计划:
以色列位于通商要道,上帝计划借其“作世上的光”,通过生活见证和献祭礼节,向列国高举基督,使万民认识上帝(PKX 1.145-146)。
所罗门的偏离:
他利用通商机会建造堡垒城邑(如迦萨、米吉多)、发展红海贸易(以旬迦别造船),专注积累财富,却“疏忽了光照列国的崇高宗旨”,使经过其领土的万民仍不认识耶和华(PKX 1.147-148)。
基督的对比:
耶稣始终高举天父,教导门徒“愿人都尊祢的名为圣”(太6:9),利用迦百农(通商要道)传福音,将众人的荣耀归给以色列的上帝,以克己牺牲彰显天父品德(PKX 1.142-150)。
核心教训:
问题:所罗门时期工人的精神从“克己服务”变为“贪婪索取”的根本原因是什么?这一变化带来了哪些影响?
答案:根本原因是自我牺牲精神的丧失,工人因技能自傲,受户兰等贪求高薪者的影响,忽视工作的圣洁性质。影响包括:贪婪蔓延全国,富人压迫穷人,属灵毒害渗入上帝的工作各部门,成为所罗门背道的重要原因之一(PKX 1.123-128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