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ttps://text.egwwritings.org/read/14605.162
本文围绕所罗门的悔改展开,讲述其因背离两次显现的上帝,追求世俗情欲与偶像敬拜,导致心灵虚空与国势动荡;上帝通过仇敌兴起(哈达、利逊、耶罗波安)和先知警告(必夺回国度)施管教,使所罗门从虚妄中惊醒,真心悔改。他晚年以痛悔之心著作劝戒后人,强调“敬畏上帝,谨守祂的诫命是人当尽的本分”,警示世人属世追求的虚空,呼吁青年趁年幼记念造主。其经历印证:无论年龄与地位,唯有倚靠上帝才能得保障,个人影响力或为福或为祸,悔改虽真诚却难消过往恶影响。

背离上帝的根源:
所罗门曾两次蒙上帝显现(基遍异象与献殿后),获智慧、财富应许的同时,被吩咐“保持谦虚顺从”。但他“没有遵守耶和华所吩咐的”,心偏离上帝,随从外邦神明(亚斯他录、米勒公),为其筑坛敬拜(王上11:9-10)。
世俗追求与虚空结局:
所罗门专注“动大工程、建房屋、积金银、纵情欲”,宣称“凡眼所求的未留下不给,心所乐的未禁止享受”。但最终察看劳碌成果,发现“都是虚空,都是捕风”,甚至“恨恶生命和劳碌”(传2:4-18)。外邦神明无法带来安慰,反使他陷入愁闷与绝望(PKX 1.157-160)。
| 管教方式 | 具体内容 | 目的 |
|---|---|---|
| 兴起仇敌 | 使以东人哈达、亚兰人利逊、臣仆耶罗波安攻击所罗门 | 使他认识罪恶后果 |
| 先知警告 | 宣告“必从你儿子手中夺回国度”,因大卫的缘故暂缓施行 | 唤醒其良心觉悟 |
所罗门在管教中“从梦中惊醒”,良心发现罪恶真相,从“破裂不能存水的池子”转回“活水的泉源”,承认上帝的大能与慈爱(PKX 1.161-163)。
心灵与行动的回转:
所罗门以痛悔的心离弃虚妄,不再文饰过往错行,反而“举起危险信号警告别人”,承认“世人的心充满恶,心里狂妄”,强调“敬畏上帝的终必得福乐,恶人不得长久”(传8:11-13;9:3)。
著作劝戒后人:
晚年在圣灵感动下记录教训,“将知识教训众人,默想、考查、陈说许多箴言”,核心宣告“总意就是敬畏上帝,谨守祂的诫命,这是人所当尽的本分”(传12:9-13)。
劝勉青年远离虚妄:
特别提醒青年“趁年幼记念造你的主”,警告“衰败的日子必来,一生的开端和幼年都是虚空”,呼吁“从心中除掉愁烦,从肉体克去邪恶”(传11:7-10;12:1-7)。
生命的根基原则:
“敬畏上帝,谨守祂的诫命”是人生根本本分,上帝必审问“一切隐藏的事,无论是善是恶”(传12:13-14)。这是个人正直、家庭纯洁、国家稳固的唯一秘诀(PKX 1.174-175)。
安全的保障来源:
无论年龄、地位,“唯一保障全在乎警醒祷告”,不可依靠自己的智慧或地位。即使有多年信仰经验,若不倚赖上帝,仍会被撒但击败(PKX 1.173-177)。
影响力的持久性:
个人行为的善恶影响“一直伸展到永久”。所罗门的悔改虽真诚,却“难以制止邪恶潮流”,其背道榜样使许多人随从作恶,印证“一点愚昧能败坏智慧和尊荣”(传10:1;PKX 1.179-185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