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ttps://text.egwwritings.org/read/14492.148
《第07章 童年时期》
一、详细大纲
(一)耶稣的成长环境与背景
- 生活地点的选择:耶稣在偏僻且被轻视的拿撒勒度过童年和青年时期,而非财主家宅、王家宫室或著名学府,地上因祂的临格而受尊荣。
- 成长的总体状况:“孩子渐渐长大,强健起来,充满智慧,又有上帝的恩在祂身上”,“耶稣的智慧和身量,并上帝和人喜爱他的心,都一齐增长”,智力活泼深刻,审慎智慧远超年龄,品格均匀美丽,体力和智力按儿童发展规律渐次发育。
(二)耶稣的童年特质与教育
- 性格特征:性情特别可爱,乐意帮忙、随时准备为人服务,忍耐且不受烦扰,信实且不牺牲正义,坚守原则如磐石,生活表现无私而有礼貌的风度。
- 教育状况:
- 母亲马利亚是第一位人间教师,从她口中及先知书卷中学得天上的事,所学正是祂从前借摩西传给以色列人的话。
- 未在会堂学校受教育,未进拉比学校,上帝是祂的导师,却精通圣经,表明幼年勤读上帝的话。
- 从大自然中学习,研究植物、动物和人类生活,从看得见的事物中吸取例证,为日后用比喻教训人奠定基础,天上的使者是祂的侍从,在圣洁思想和交通中造就自己,从智力初开就不断在属灵美德与真理知识上长进。
(三)当时的教育制度与耶稣的对比
- 以色列的教育传统:忠心的人重视青年人教育,从婴孩时期教导上帝的良善伟大、律法及以色列历史,用诗歌、祈祷和教训配合儿童心理,教导儿女上帝律法是祂品德的表现,使人心灵印刻上帝形象,教学多口传,青年人也学习阅读希伯来文作品及旧约圣经皮卷。
- 当时教育制度的问题:成为刻板形式,圣经多被遗传代替,教育目的偏离(未引导青年人寻求上帝),教师单注意仪文,学生脑子挤满无价值材料,缺乏亲自领受上帝话语的经验,外表繁文缛节侵占时间,使人无法与上帝交通,忽略侍奉上帝的基本要旨,模糊律法原则,抑制青年人才能,使心拘泥狭窄。
(四)耶稣的生活与试探
- 面对的试探与斗争:虽无罪恶损毁上帝形象,却未免受试探,拿撒勒居民邪恶,环境考验其品格,需时刻警惕保持纯洁,要应付我们所要面对的一切斗争,撒但不倦地想胜过祂,祂的生活是与黑暗势力的长期斗争,比任何人间孩子与试探的斗争都剧烈。
- 应对试探的保障:父母贫穷,靠每天辛劳度日,祂习惯于贫穷、克己、缺乏,勤劳的生活无空间和时间招致试探,无无所事事的光阴为不良交际开门路,能辨别邪恶且有抵御力量,不为利益、享乐、称赞或谴责引诱而赞同错误行为。
(五)耶稣的家庭生活与工作
- 家庭责任:住在乡民家庭中,忠心愉快地尽自己的责任,负起家庭担子,虽为天上元帅,却成为听命的仆人、孝敬顺服的儿子。
- 工作情况:学会手艺,在木匠铺与约瑟一同作工,穿普通工人俭朴衣服,从事卑微工作,未用神能减少重担或辛劳,工作使心智和身体充分发展,不浪费体力,保持身体健康,做事准确周到,手艺尽善尽美如品格完美。
(六)耶稣的精神与影响
- 工作精神:热忱恒切,希望成就多所以尝试多,不逃避责任和劳心之事,具有积极性、活力及品格上的坚稳和力量,在穷苦人境遇中,能安慰鼓励贫寒工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