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ttps://text.egwwritings.org/read/14492.209
《第09章 奋斗的日子》
一、详细大纲
(一)耶稣与犹太宗教传统的冲突
- 犹太宗教传统的僵化
- 犹太儿童从小被拉比教条包围,一举一动均有严苛规则,青年人需学习无数规条以符合“正统”标准。
- 民众离弃上帝的话,高举人为理论,遵守无效的遗传仪式,崇拜沦为形式,无法体会诚实侍奉上帝带来的心灵自由。
- 耶稣对传统的态度
- 不费心于拉比律法,以旧约圣经为常研对象,常引用“耶和华如此说”,对拉比律法采取自由态度。
- 不认可人的要求搀杂于上帝诫命,仅在被责难简朴习惯时,以上帝的话为自己辩护。
- 拒绝接受拉比流传的格言和遗传,要求其提供圣经根据,坚持顺从上帝的话而非人的虚言,展现出对圣经真义的深刻发掘。
- 与宗教权威的矛盾
- 拉比因耶稣不顺从其指示而发怒,自知遗传无圣经根据,且承认耶稣属灵悟性远超自己,却因受孩童教训而羞耻,向约瑟和马利亚告状,使耶稣受到责备。
(二)耶稣在家庭中的冲突与坚守
- 与弟兄的分歧
- 耶稣的弟兄(约瑟的儿子们)偏袒拉比,将人的命令看得比上帝的话更重,因耶稣清楚识别真假是非而烦恼,斥其严格遵守上帝律法为固执。
- 弟兄嫉妒耶稣的智慧和知识(明知祂未受拉比教育却反成他们的教师),不满其感化力抵消自身影响,怪祂自以为比众人强,时常恐吓威胁祂。
- 耶稣对弟兄的态度
- 以无限仁爱对待弟兄,却遭其不信、轻视和误会,弟兄无法理解祂“神性与人性并存”“富足与贫穷交织”“谦卑与尊严兼具”的矛盾现象。
- 坚守圣经向导,不与弟兄的错误行为联合,以“经上记着说”回应质疑,拒绝妥协。
(三)耶稣的生活实践与使命彰显
- 打破宗教壁垒的行动
- 不闭关自守,拆毁将宗教封锁于高墙内的隔断,接触他人不问信条或教派,为一切需要帮助的人施助,热忱操劳,彰显属天品德。
- 教导圣经的宗教不属身体苦修,清洁的虔诚应贯穿日常,随时随地关怀人类,放出愉快虔诚的光辉,谴责法利赛人的自私自利,遭其仇恨。
- 对受苦者的关怀
- 努力解救每一个受苦的人,虽无多钱施舍,却常克己节食帮助更缺乏者,向穷苦和堕落的人说勉励的话,给予物质帮助后,将真理与怜悯行为结合,使教训铭刻人心。
- 作为心灵与肉体的医师,对痛苦感同身受,以慈爱话语缓解痛苦,用爱的医治之能帮助患病受苦之人,从幼年起便谦逊地为民众工作。
- 独处与使命的坚守
- 最快乐时是单独在大自然中或与上帝同在,常离开工作场所到野外默想、查经、祷告,从静穆中获得力量,再回归责任,树立耐心劳作榜样。
- 一生单独行事,在纯洁诚实的生活中独自承担救赎人类的重大责任,深知人类需在原则和宗旨上彻底改变才能避免灭亡,以作人类之光为一生计划。
(四)马利亚的角色与挣扎
- 马利亚的信念与困境
- 心里相信耶稣是应许的弥赛亚,却不敢表白,分受耶稣地上生活的痛苦,目睹其幼年及青年时期的磨炼,为祂辩护而陷入困境。
- 时常规劝耶稣依从拉比惯例,但在耶稣以圣经支持自身行为时,心中得享平安。
- 马利亚的摇摆与见证
- 有时在耶稣与弟兄间踌躇不定,虽弟兄不信耶稣,却有充足证据证明其品格神圣,见证耶稣为他人利益牺牲自我,其生活如面酵在社会各阶层发挥作用。
二、教训
(一)关于信仰的本质:回归真理,拒绝形式
- 警惕人为传统取代上帝的话:犹太拉比将遗传置于上帝诫命之上,导致信仰沦为形式,启示现代信徒需分辨“人的规条”与“上帝的真理”,避免因固守传统而偏离信仰核心。